以下文章来源于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
招聘简章
/JOIN US
招聘岗位
需提供资料
1.学术背景:材料、物理、化学、光学、人工智能、微纳电子学、集成电路、力学、生物工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计算机、信息、机械、精密仪器等专业领域。
2.研究领域:微纳电子学和智能化系统、微纳机器人及微纳系统、高功率器件、太阳能电池、LED芯片、平板显示、红外材料与器件、柔性传感材料与器件、可穿戴设备、智能传感器、光电器件、柔性纳米光学超材料薄膜、生物医学微机电器件、可见光通讯、铁电材料、石墨烯、非易失存储器、吸波材料、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材料腐蚀、吸氢储氢材料、微流控技术、聚合物半导体等。
以上研究领域均可依据申请者兴趣爱好,开展前沿原创研究或产业化应用研究。
岗位基本要求
3.工作地点为浙江省义乌市。
薪酬待遇
需提供资料
联系方式
合作导师及研究方向
周鹏
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获2020年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资助,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先后受到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人才”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以及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于2000年、2005年分别获复旦大学物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6-2007年在首尔国立大学Inter-大学半导体高级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集成电路新材料,新器件及新机理,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存算融合新器件新机理,新型逻辑存储集成技术等。主持了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委科技创新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部委科研项目。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论文100余篇。组织和受邀国内外学术会议上40余次,包括Nature Conference Keynote报告以及中美华人纳米会议邀请报告。担任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半导体专业委员会委员,Infomat副主编。
康晓洋
博士,复旦大学青年副研究员。2010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18年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微机电器件与系统、神经工程与脑机交互研究,可应用于植入式/穿戴式刚性、柔性与软性脑机接口与神经接口器件,神经假体与神经康复,人机交互、意念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累计发表期刊和会议论文38 篇,其中 SCI 论文23 篇(包括Neuron,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 Nature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 项。
吕银祥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导,物理电子学教研室主任。从事导电复合材料研究,包括柔性可穿戴电子材料,太赫兹电磁屏蔽材料,5G射频天线材料等。基于碳材料基导电织物的力学、温度、湿度以及汗液传感性能,开发智能可穿戴体温传感系统、精准给药监测辅助系统等;面向6G技术,研究绝缘非磁性太赫兹屏蔽材料的吸波机制,为未来通信技术储备关键材料;开发高频基板免粗化金属化技术,以及激光直写图形化技术,解决5G天线“金属/基板”界面结合力与平整度的矛盾,探讨金属层生长机制,提升金属线路电气性能。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件,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
卢红斌
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特聘专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杂志发表论文90余篇,申请中国专利65项,14项完成转让,30项获得授权,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创新发展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提出的水相剥离快速高效制备高质量石墨烯技术有效解决了石墨烯高成本、工艺繁琐、储存和运输等关键问题,提出的超大片层氧化石墨烯、层数可控高质量石墨烯、超洁净石墨烯以及各种复合材料制备新技术解决了石墨烯规模化商业应用中的核心问题,相关成果被《科技日报》、《科技中国》、《科学中国人》、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专文报道,是《科学中国人》2015年年度人物,多届中国石墨烯国际创新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分会主席,首届中国石墨烯国际创新大会最佳组织奖获得者,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石墨烯产品监督检验中心顾问委员、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专家、长三角/江苏省/广东省石墨烯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理事、上海市产业创意设计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评审专家、Nature审稿人,曾于2003和2010年两次获得中石化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郭睿倩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所长,现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复旦大学工研院超越照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照明学会副理事长、上海照明电器行业协会副会长、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长三角协同创新委员会副主任。一直从事低维半导体光电材料、器件及其应用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新型量子点发光材料及其柔性显示、新能源、可见光通信、生物应用、高显色性白光量子点LED照明等。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企业和地方合作横向课题等20余项;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教材《光源原理与设计(第三版)》。近三年指导十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于志强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硕士、材料学博士,复旦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机械学院轻结构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专家。长期从事复合材料(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等)的组织结构、性能优化设计与失效分析理论预测和寿命评估等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设计,包括:(a) 电子封装用高性能塑封料的组织性能设计;(b) 滤波器用微波介质复相陶瓷结构性能设计;(c) 高导热、高介电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2、高性能树脂结构设计,包括:(a) 高耐热、低收缩树脂结构设计与性能;(b) 导电树脂胶的结构设计与制备。3、复合修复材料设计,包括:(a)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补片结构设计与力学性能;(b) 补片修复失效铝合金结构的修复效果评价、修复方法与修复结构寿命评估。4、工程泡沫材料失效分析与性能评价,包括聚氨酯工程泡沫材料在异常环境下失效模型构建与性能评估。5、聚合物工程摩擦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设计与磨损热失效理论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总装预研(重点/一般)基金、国防科工局、中国航天支撑技术基金、上海航天科技创新基金以及沈飞、秦山核电等纵/横向项目多项。发表重要的SCI学术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10余项,获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孙正宗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美国莱斯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和劳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起加入复旦大学。主要研究低维纳米材料上电子和化学的相互作用,具体包括石墨烯、六方氮化硼和二硫化钼等二维材料的精准化学合成和电子能带调控,二维电子器件和二维电化学器件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J. Am. Chem. Soc.,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 Mater.,ACS Catalysi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总他引次数超过19000次,h-index=40,授权专利3项。研究成果被美国纽约时报、英国BBC等新闻媒体和Nature Nanotechnology等期刊报道。近年获得的奖项包括:Harry B. Weiser 研究奖,The Norman Hackerman Fellowship in Chemistry,Richard Turner 纪念奖,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
朱国栋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导。2005年于同济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加入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任讲师;2007年任副教授;2011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2012年底,任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研究方向包括:1) 铁电/压电聚合物及其应用,含薄膜制备及极化工艺;电性能表征及增强;铁电存储;压电传感;微能量收集;2) 有机半导体及传感器件,含有机晶体管、接近传感等;3) 微纳3D打印技术开发,含近场电纺、近场电喷印等技术及设备开发。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先后承担多项基金委、教育部及上海科委基金课题,及多项企事业委托课题。现任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以及全国驻极体理论及应用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后研究方向:基于铁电聚合物及有机晶体管的多态存储及多功能传感。
张荣君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导师,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会员,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董事,上海市激光学会理事及光电子专委会主任,上海市有色金属学会半导体材料专委会委员,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德国洪堡学者,《中国光学》编委,兼任复旦大学工研院(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信息功能材料的光学性质、光谱分析系统与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研究。已负责或参与26项科研项目和课题(其中负责17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课题1项、地方政府研究课题1项。曾获教育部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奖励。已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信作者100余篇),包括Nanoscale, Nano Research, Nano Energy, Appl. Phys. Lett., Opt. Exp., Opt. Lett., Phys. Rev. B., J. Phys. Chem. C, Nano Lett., Sci. Rep., Materials Horizons, Materials Today Physics等SCI期刊收录论文14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篇。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十余项。为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Optics Express、Nanotechnology、J. Appl. Phys.、Physica Status Solida A、Thin Solid Films、Small、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光学学报、半导体学报、传感技术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人。招收光学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薄膜光学、光谱技术和光纤通信等领域博士后。
聂志鸿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于哈佛大学George Whiteside课题组进行NSERC博士后研究。2011年受聘为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助理教授,于2017年获得终身教职,随后全职加入复旦大学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聚合物诱导纳米粒子自组装、生物成像与药物释放、新型复合材料、等离功能材料等。迄今在Science, Nat. Materials., Nat. Nanotech.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Career Award、3M公司青年教授奖、美国化学会石油研究基金青年教授奖、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等荣誉。目前担任Soft Matter期刊副主编以及Theranostics、Giant等期刊编委。
安正华
复旦大学物理系研究员,微纳器件与量子计算机研究院兼职教授。199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微纳加工与纳米光电子学。利用自主研发红外探测器研制超分辨红外近场显微镜,开展微纳电子、光电子器件的热电子能量动力学和微观热行为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并获得2018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制仪器项目、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国际合作项目、上海科委“科技创新行动”重点研究项目等。
蒋益明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科学系副系主任。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2006年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在德国开姆尼兹工业大学物理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1)材料腐蚀评价方法库建设;(2)不锈钢腐蚀数据库建设;(3)工程耐蚀金属与电子器件以腐蚀性能为基础的微观组织与结构的设计优化;(4)自然环境与工业环境服役装备的选材、失效分析与可靠性评价。
方方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围绕着新能源材料的基础与应用,重点开展了与轻质金属氢化物相关的材料制备、性能调控、机制揭示和装置示范等研究工作,在新型氢化物锂离子电池、电解水制氢和高容量储氢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研究结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0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项目支持。实验室面积充足,设备齐全,可满足材料合成,储氢性能测试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要求。复旦大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也可提供例如TEM、SEM等大型仪器测试。现依托复旦大学义乌新材料平台招收博士后1-2名,要求具有电池/储氢等储能方向的研究基础。
卢红亮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智能微纳传感芯片与系统课题组组长。2006年博士毕业于年加入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先后留学意大利微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实验室及东京大学。2010年人才引进回到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任职。近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02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委科技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产学研合作等科研项目近20项。迄今为止,以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150多篇SCI论文,包括Nano Energy、Advanced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Sensor & Actuators B:Chemical等期刊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近30项,并与国内外10多个团队有紧密合作。目前团队正致力于基于半导体新材料和微纳光电加工工艺的新型智能微纳传感芯片与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包括:1)先进微纳光电器件结构设计和加工;2)基于MEMS微纳智能传感芯片及系统;3)柔性可穿戴器件及系统。
黄高山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本科及研究生就读于南京大学物理学系,于2007年6月获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2月至2006年8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任研究助理。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在德国莱布尼兹固态与材料研究所(IFW Dresden)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9月加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院(IMRE)。2010年12月加入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2013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德交流三个月。2012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称号。2015年获复旦大学卓学人才称号。黄高山长期从事新型微纳材料及结构的制备和特性研究,制备了多种氧化物薄膜及其衍生微纳结构,详细研究了薄膜及微纳结构的光电特性并探索其能源存储应用。迄今,已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一百五十余篇,H因子为33。已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中,(共)第一作者或(共)通讯作者论文70余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9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2项,上海市项目2项,横向及开放课题多项。2018年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2020年获得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
梅永丰
樊嘉杰
博士,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上海碳化硅功率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香港理工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后/公派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第三代半导体封装及可靠性。迄今共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主持起草ISA国际标准1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和CSA联盟标准多项。获全国“第三代半导体卓越创新青年”称号、入选江苏省科协 “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第十五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等。
郑玉祥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激光学会副理事长。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长期从事薄膜材料光学性质和光谱技术研究,主持和参与20多项国家及地方科研项目。已发表SCI论文170多篇,已获授权专利20多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近代光学》。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2年入选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计划。
王松有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各类基金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文章引用近3000次,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三获奖人),2005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近五年培养7位博士生,其中有4位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本团队致力于相变存储材料和硅纳晶硅发光机理分析及全硅光电器件设计与制备研究。从理论上研究相变材料的相变动力学过程及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发光机理,与其他老师合作开发高通量快速光谱获取技术及全硅光电子器件。现有合作导师4位,博士生10名,硕士生6名。招生专业: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招生方向:1. 相变材料结构及相变动力学过程; 2. 纳晶硅发光机理及全硅光电器件研究。
Alexander A. Solovev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曙光学者,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曾获得IOP Science Publishing的新兴领导者、瑞士 DSM 科学技术奖、 DAAD 奖等奖励和荣誉称号。先后在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固态研究所、IFW Dresden等国际著名研究从事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i)使用微流体技术制微液滴/微胶囊,通过纳米颗粒/蛋白质修饰将其用于超分辨率超声成像;ii)基于过氧化氢的燃料电池及其它新型清洁能源探索。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的资助。
王珺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研究兴趣包括微电子封装可靠性、材料微观尺度的力学分析、有限元分析、材料失效、断裂等方面的研究。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02专项任务,1项航天科技基金项目。在先进封装应力分析、计算模拟方法开发、可靠性实验和封装数据库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国际会议上发表了60余篇学术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软件著作权3项。与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利用计算模拟和实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先后与宝钢、上海实业交通、上海卫星研究所、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808所、华为、华为海思等单位合作,完成多项应用课题研究,主持在研和完成的企业合作项目十余项。
赵岩
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2018年3月加入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聚合物半导体的加工工艺,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的器件表征及其在柔性、可穿戴有机电子中的应用。在相关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引用近5000次,中美专利十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重点专项等重要科研任务。
张俊文
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聘青年专家、上海市特聘专家,长期从事高速光传输、光无线融合和光接入网的研究,在下一代高速光传输、光接入以及无线融合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迄今已在IEEE和OSA杂志、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超过190篇论文(其中SCI论文96篇), 英文著作一本,SCI他引1750次。其中第一作者论文77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4篇),包括以代表领域最高水平的OFC Post-deadline paper论文1篇,荣获OFC Top-scored Paper称号 6篇。受邀在OFC等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7次,在JLT等杂志上发表邀请论文5篇。发表美国专利/PCT专利22项和中国专利1项,获得12项美国专利授权。2018年当选美国光学学会数字系统光学技术组主席,先后获得马可尼青年学者奖(每年全球4人),第三届全国光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IEEE 光子学会博士奖(是该奖1999年设立以来,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奖人,每年全球10人),王大珩光学奖等。续多年担任OFC、SPIE-PW等国际大会技术委员,担任2022年OFC N4委员会主席,2019年IEEE SUM 会议接入网分会主席,IEEE Networks客座编辑,Frontier Commun. Netw.杂志AE等。
沈超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青年研究员。2017年于KACST-KAUST-UCSB固态照明联合研究中心取得博士学位,2017-2020年先后在沙特、挪威和美国从事光芯片研发、应用与产业化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短波长激光器,超辐射发光芯片、Micro-LED等新型发光器件的设计与工艺,可见光通信关键器件的性能表征、高频响应与物理机制研究,目标是为未来智能照明,高速光通信,光子开关,激光显示,光感知与光计算等系统实现小型化,集成化和低功耗提供芯片级的解决方案。已发表论文70余篇,引用超过1800次,出版《可见光通信新型发光器件原理与应用》一书,6项美国和国际授权专利,获得教育部“春晖杯“优胜奖等。
崔旭高
副教授。研究方向: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及应用,LED,micro-LED应用,光通信等。主要从事GaN半导体材料生长和器件研究,在半导体材料生长、材料测试分析、器件制备、InGaN太阳能电池、光通信,LED显示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火炬计划示范项目,江苏省科技工业支撑计划项目。迄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编写书目3本。5项发明专利实施了产业化成果转化。
田朋飞
长期致力于氮化镓基micro-LED器件研究,师从micro-LED先驱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Martin Dawson,为国内最早开展micro-LED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在micro-LED多个方面具有原创性的贡献。自2007年至今从事micro-LED显示、可见光通信等方向的研究。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CS Photonics、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Progress in Quantum Electronics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发表60余篇SCI论文。以第一和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33篇,其中1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邀请SCI综述、2篇most popular论文等;发表会议论文/报告50余篇,其中邀请报告10余次;出版5部专著;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合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复旦大学“卓越2025”人才培育计划等15项项目。
义乌市人才相关补助政策
(以下为部分政策摘录,具体以义乌人社局发布政策为准)
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日常经费补助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每招收1名博士后,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日常经费补助(每工作满1年后拨付)。
二、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建站单位工作的科研经费补助
博士后出站后继续留在建站单位工作并签约5年及以上的,市财政一次性补助建站单位科研经费3万元。
三、人才购房、生活补贴
博士学历学位人员80万元以内;实际购房优惠额在优惠标准限额内不超过购房总价的50%。博士学位生活补贴(最长36个月,毕业三年内)2000元/月。
四、高层次人才政府津贴
具有博士学历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每人每月1000元,累计享受不超过5年。
五、子女入学
具备博士学历学位人员,子女在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的阶段,按照工作或者居住就近的原则,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子女入学。
更多信息,欢迎关注复旦大学义乌研究院: